机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更新时间:2024-12-23 作者: 海报印刷

  1.编制预算:根据单位的工作任务和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编制年度预算,明确各项收入和支出的规模和结构。

  2.预算执行:严格按照预算安排执行,控制支出进度,确保预算资金的合理使用。对预算执行情况做实时监控,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3.预算调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应依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

  2.事业收入:对单位的事业性收费等收入进行规范管理,确保收入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3.其他收入:包括捐赠收入、利息收入等,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核算和管理。

  1.人员经费支出:包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险费等,要严格依照国家和单位的规定标准执行。

  2.公用经费支出:如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等,要加强控制,杜绝浪费。

  3.项目支出:对专项项目的支出进行严格管理,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固定资产管理: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登记、核算、清查和处置,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

  3.非货币性资产管理:对单位的无形资产做评估、核算和管理,保护单位的知识产权。

  1.编制财务报表:定期编制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等财务报表,真实反映单位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

  2.财务分析:对财务报表做多元化的分析,评价单位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效益,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流程,防范财务风险。

  1.接受外部监督: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财务管理合法合规。

  5.营收: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1.业务活动费用:单位为实现其职能目标,依法履职或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2.单位管理费用:单位本级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开展管理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

  3.经营费用: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

  6.对附属单位补助费用:单位用财政拨款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费用。

  7.所得税费用:单位有企业所得税缴纳义务的,按规定计算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机关事业单位的公用经费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作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发生的支出。

  公务费:如办公费(包括办公用品购置、文件印刷等费用)、邮电费(信函、包裹邮寄费及电话费、网络通讯费等)、水电费、差旅费(工作人员因公务出差产生的费用)、取暖费(冬季取暖相关联的费用)、会议费(组织召开各类会议的费用)、租赁费(办公场地、设备等租赁费用)、车船保养修理费、机动车船用油和燃料费等。

  业务费:包括县以上党派团体业务费、宗教业务费、外事部门及其他行政单位的临时出国人员制装费、差旅费、国外生活费补贴和外宾差旅费、招待费、有关部门的大宗账簿、表册、票证、规章制度、资料、材料的印刷费等。还包含行政单位为完成专业所需的消耗性费用开支和购置低值易耗品的费用。

  修缮费:行政单位的公用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备的修缮费和租用公房租金,以及不足基本建设投资额度的零星土建工程费用。

  设备购置费:指行政单位按固定资产管理的设备购置费,包括一般设备购置(如办公桌椅、电脑等通用设备)、专业设备购置(如特定行业的专用仪器设施)、车辆购置、图书购置及其他购置等的费用。

  维持日常办公运转:支付办公场所的水电费、电话费、办公用品费等,确保单位基本办公条件得以维持。

  开展业务活动:用于与单位业务相关的费用支出,如组织培训、举办会议、进行调研等活动的费用,促进单位业务工作的开展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设备设施维护与更新:对办公设备、车辆等进行保养、维修以及必要时进行更新购置,保证单位的硬件设施能战场使用。

  改善办公环境:例如对办公场所进行小规模修缮、绿化等,提升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设备维修保养项目:办公设备(电脑、打印机等)、车辆等的定期维护保养和故障维修。

  培训与会议项目:单位组织的内部培训活动、参加外部培训的费用,以及举办各类工作会议的相关支出。

  日常运行保障项目:包括物业管理费(如办公大楼的清洁、安保等费用)、水电费缴纳等。